语音朗读:
2014年,林海晖从美国回国创业,他选择在光明新区留学生创业园开创他的新事业。2013年底,林海晖筹备回国,在当年广州第16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上,他与光明新区留学生创业园主任张向荣一见如故。
原标题:
绚图新材创始人林海晖:
深圳3年走完国外5年的路
深圳新闻网讯 2014年,林海晖从美国回国创业,他选择在光明新区留学生创业园开创他的新事业。三年前,留创园还是一片毛坯房,而现在,林海晖所创办的绚图新材,已在这里拥有四百多平方米的研发中心,三百多平方米的中试车间和上千平方米的生产车间。三年里,林海晖带领他的团队,走完在国外至少需要五年才能走完的路,他们研发生产出全球首支全固型零VOC自分散水性铝颜料,并成功授权给他的“老东家”、美国金属颜料巨头星铂联。然而,林海晖却说,从创业角度来看,“万里长征”只完成了四成的任务,绚图新材现在的任务,是要把最新研发成果在国内外全面铺开。
放弃美国高薪来深创业
林海晖有一份令人艳羡的简历。出身书香门第的他,15岁初中毕业后由老家厦门赴加拿大读高中。1992年至2002年期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先后完成本科、硕士教育,并取得多伦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博士学位。2002年起,他先后在全球最大油墨与有机颜料企业太阳化学等全球顶级材料巨头任职,从普通研究员做到企业高层,一般人要用二三十年,他只用了不到8年。37岁时他就担任全球第二大有机硅产品及其关联产品的生产商迈图高新材料集团的全球战略技术部总监,38岁时出任全球第二大金属颜料企业星铂联的全球首席技术官(CTO),均为当时该职位上最年轻的职业经理人。四十岁不到,林海晖就已站在大多数人毕生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时对于他来说,未来的路似乎已经很清晰:或继续打工,最终成为企业的CEO;或是像许多大企业C级主管一样从政;再或者就是从零开始创业,而他更属意第三种选择。
林海晖说,如果在美国创业,凭借自己多年在业内积累的经验和资源,起步会更快些,美国当地有着良好的工业研究传统,组建团队不是问题。然而劣势也很明显,美国的创业成本、尤其是材料化工的创业成本超高,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等实验室批下来,两年就过去了”。更重要的是,他觉得,全球最活跃的材料化工市场在中国而不是美国,在国内创业可以更近距离接触到应用端,再者中国还没有像杜邦与陶氏这样的超大材料企业的存在,这给了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生存的空间。
2013年底,林海晖筹备回国,在当年广州第16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上,他与光明新区留学生创业园主任张向荣一见如故。他说,对材料行业的创业企业而言,一个园区能否具备研发、中试和生产“一体化”特别重要,而光明留创园充分满足这些条件,更重要的是,“深圳是一个国际性城市,它推崇成功也包容失败,这里有许多成功创业故事,我们愿与先行者扎堆”,他说。
向“老东家”收授权费
作为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行业的顶尖专家,林海晖一直致力于水性金属颜料、印刷墨和涂料的研发,这种能够用于高端电子产品涂装、烟酒茶包装、汽车涂装的新型材料,目前是行业最为前沿的研究方向。
他在星铂联任职时,水性铝颜料就已做到了第二代产品,相较第一代产品,它虽然对环境无污染,在安全上得到很大提升,但大多呈浆状,需要溶剂载体,仍然属于化学危险品。林海晖一直希望可以研发出第三代产品,它须是百分百固体(零溶剂),非危险品,既要纯净,又要稳定,还要美观。“我们要给铝这个活泼金属微粒‘穿’上一层薄薄的外衣”,他说。
绚图新材在2014年成立,以表面处理、微粒制备及纳米包覆为技术核心,以环保水性产品为市场切入点,瞄准四大细分领域:水性颜料、水性油墨、水性涂料和导电微粒。“其实一开始,能不能把第三代产品做成功,我们也没有底,但无论如何也要放手一博”,他说,今天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却又能保持谨慎乐观,这对一个优秀的研发人员来说,应该是常态心理。
回忆起初创时的情景,林海晖说,每天工作16个小时是常事,身体很累但心却不累。不过让他苦恼的是,国内的工业研发环境让人倍感辛苦,比如对新材料人才的管理和培养还比较落后,所谓经验人士常常是“负资产”,不愿意学习。他只能招来“新人”,一边教一边培养。
所幸的是,他们的设计方案终于走通了。2014年底,绚图新材在深圳研发出全球首支全固型零VOC自分散水性铝颜料,并于次年1月生产出样品。国际五大金属颜料巨头,目前也只有德国爱卡独立开发出与之类似的产品,但比绚图新材慢了四个月,且性能也无法与绚图新材相比,而国内排名前五的企业,尚未开发出全固零VOC技术。林海晖的研发成果也得到“老东家”的认可,2015年8月绚图新材与星铂联结成全球战略伙伴,互通知识产权。绚图授权星铂联在美洲与欧洲两区使用此技术,包括生产与销售,绚图收取授权费并提成。
创业资金主要依靠自我“输血”
从事新材料研发打的是“持久战”,五年有小成,七年才有大成。即便是一个有经验的创业者,如果没有一个很强的产业化团队,七年八年也难看到效果。好在林海晖和创业伙伴徐昶都不是关在“象牙塔”里的专家,他们“吹拉弹唱”样样皆精,既有研发优势,又有产业化经验。从建研发中心、中试车间到建厂扩厂,只用了三年。到目前为止,绚图新材的第一条生产线已建成,年产量可达到50吨,销售价值1000万人民币。就在上个月,绚图新材刚刚完成ISO认证,可以向国外供货。
让林海晖感到骄傲的是,这三年来公司从无到有所需的资金很大程度靠自己“输血”,厂房与生产设备也是公司团队设计的。创业之初的启动资金不过200万元,加上星铂联授权费50万美元,以及三年内一些实验产品的销售收入,到目前投入在700万元人民币左右,如果是在美国,仅仅是研发第三代产品这一项预算,可能就上千万美元。
“在深圳的另一个成功,就是打通了研发中试生产,这在美国至少要五年”,林海晖说,但从创业角度来看,目前只算完成四成的工作,今明两年绚图新材要重点铺销售,这也是公司成长中的第二个难关。
难在哪里?他说,一方面,国内的产业链结构不是太好,基本上是中低端产品占主角,销售渠道不透明;另一方面,在工业外观上,中国并没有设计权。而他的解决之道是,今年重点压缩生产流程的成本,把一些重要原材料国产化或自制化,同时在国内铺分销网络,通过A轮融资,买地建厂。而针对设计的问题,他说,绚图新材“要往产业链的下游去做,从设计端解决问题,倒逼中下游升级。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