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新规过渡期即将截止 深圳1.8万司机待“考证”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06-16 07:28:00
分享

语音朗读:

网约车新规过渡期即将截止 深圳1.8万司机待“考证”

网约车新规过渡期即将截止 深圳1.8万司机待“考证”

2016年12月28日,深圳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在深圳的网约车驾驶员,需取得相应的网约车驾驶员证,并为存量驾驶员设定了180天的过渡期,即到今年6月27日截止。

行业进一步规范化

与深圳网约车市场面临类似处境的,还包括上海、广州等城市。

上海网约车管理办法出台之后,首批驾驶员于今年2月参加考试,据上海交通委员会考试中心披露,首批100多名申请者最终的合格率不足5成。

而据《广州日报》报道,截至今年5月4日,广州共有网约车驾驶员网上预约报名4846人,经审核受理2184人,安排考试6978人次(包括未通过重考),已核发驾驶员证1504张,通过率在21.5%左右,与深圳十分接近。

在今年的广东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曾茂丽曾提问,网约车司机本身已经有驾照,再进行统一考试是否有必要?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客运交通管理处处长苏奎回应,通过率低只是暂时现象,随着政策和题库的完善,问题会迎刃而解。

资格考试背后的逻辑,是各地监管部门对网约车市场进行规范。除此之外,规范条文大多还包括对网约车车辆轴距、排量的要求,对司机的户籍居住证要求,对车辆的使用性质要求等。

深圳一位不愿具名的交通行业协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网约车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要提高闲置社会资源的利用率,节省社会资源,但从全国各地的规定来看,有一些反而提高了资源共享的成本。

“比如要求车辆变更为营运性质,可能导致很多车主不再愿意参与到这个市场中。”该人士表示。

易观互联网汽车与出行研究中心分析师王晨曦同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各地的专车新政发布以来,乘客普遍的直观感受是,供给减少,用户需求比以前更难得到满足。

但值得指出的是,对于“顺风车”,深圳等地仍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日前,深圳市法制办相关负责人解释,私人小客车合乘不属于道路运输经营行为,为合乘各方自愿的民事行为,相关权利、义务和责任由合乘各方自行约定并承担,因此无需办理车辆营运证和驾驶证,仅需遵从《关于规范私人小客车合乘的若干规定》。

一位前滴滴车主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在他只是偶尔会接“顺风车”的单,网约车的规则和模式经历了几次变更,只有“顺风车”相对没有门槛了。

王晨曦则表示,各地的政策基本已经出台,如果要保证市场不至于太过震荡,建议相关部门应该给予各方参与者更长的过渡期,去跨过规定的门槛。记者 王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