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盅两件·西贡》1966年 作者:翟伟良
原标题:老照片述说深港 发展血脉情谊
深圳新闻网讯 今天,由深港两地四位摄影师联袂贡献的上百幅珍贵老照片在深圳美术馆正式展出。展览名曰“双城姿态——深港50~80年代纪实摄影展”,是首届深圳国际摄影大展的平行展,也是主办方深圳美术馆为纪念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精心策划之作。
对照当下的深港双城去打量那些老照片,你会惊喜于时过境迁仍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会感叹半个世纪来的沧海桑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深圳还满是“宝安色彩”,深圳摄影师郑中健记录下宝安县政府、宝安县文化馆、宝安县汽车站、宝安县邮局,和刚破土而出的深圳戏院、新安酒家。1960年,在打着“苦战一天,幸福万年”横幅的梧桐山脚工地上,两万多村民和解放军一个团的兵力正齐心协力修建深圳水库,3年后,它将连通东深供水工程,从根本上解决香港同胞用水难题。在政府的支持下,罗湖桥经过改建拓宽,成为香港同胞返乡探亲的重要通道。现今,这座桥已成为深圳最古老的桥,桥史逾百年。
同一时期的香港,其城市化发展和街头百态也被翟伟良、刘冠腾两位摄影师记录下来。这些珍贵的影像包括深水埗做工原始的刨冰,旺角街头生活所迫的搬运工,黄大仙和彩虹道上满街跑的私家车,景致尚且简单的统一码头和维港。
展览中蔚为壮观的还有何煌友(深圳)航拍的1983~1988年建设中的深圳。挖罗湖山、建核电站、国贸大厦封顶、友谊商城开业、地王大厦动工,经济特区第一个春节花会、第一场商品展销会、第一家台资酒店。这位现已逝世的前辈曾激动地描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时候别说是一年,就是一个月都有很多变化。”
搜集旧照片不是件易事,特别是香港摄影师的作品。展览策展人、深圳美术馆馆长张燕方向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伟坤请教,最终联系到翟伟良和刘冠腾。两位70多岁的老先生来回奔波深港两地多次,与美术馆一起商榷选片和印制。最终,展览得以完美呈现,可以说是深港几代人跨越半个世纪的合作,联络其中的是绵延的血脉深情。
开展前一日,深晚记者在展厅里遇到正在指导布展的张燕方。在深圳待了36年的他能从每一张老照片、每一处细节寻味出时间给这两座城市带来的改变。他精心设计,将时间段选在上世纪50~80年代。因为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深圳备受关注,与之相关的摄影作品也不计其数,而之前鲜有摄影师关注这里,这些老照片得以留存并在如今得到展示就显得分外珍贵。(本版图片均由深圳美术馆提供)(深圳晚报记者 刘姝媚)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