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语音朗读:
据海关统计,深港贸易规模从1997年的701.4亿元人民币大幅攀升至2016年的6961.5亿元,年均增长12.8%。目前深圳海关正在粤港公路口岸逐步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陆续将粤港公路口岸货物通关申报范围拓展至全省、泛珠四省以及全国。
据海关统计,深港贸易规模从1997年的701.4亿元人民币大幅攀升至2016年的6961.5亿元,年均增长12.8%。图为繁忙的文锦渡口岸(资料照片)。CFP供图
原标题:深港贸易规模20年增10倍
两地经贸进入互惠共赢新时代
深圳新闻网讯 香港是深圳最大的进出口市场,深圳口岸是内地对香港最重要的贸易纽带。据海关统计,深港贸易规模从1997年的701.4亿元人民币大幅攀升至2016年的6961.5亿元,年均增长12.8%,快于回归前5年(1992年~1996年)年均增速10.1个百分点;二十年间,两地贸易规模增长近10倍。
深港两地经贸进入互惠共赢新时代
自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以来,深港两地贸易增速明显加快,深港经贸关系更加紧密,两地融合不断加速。自香港回归祖国以来,虽然经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风暴的双重冲击,深港贸易占深圳整体外贸进出口比重仍不断提升,从1997年的18.8%达到2013年34.2%的历史高位。深圳海关综合统计处科长刘颖表示,目前深港贸易正处于深度调整共谋发展期,2016年深圳市进出口值2.6万亿元,其中对香港进出口6958亿元,对香港贸易额占深圳进出口超过20%。香港在深圳口岸贸易伙伴中仍然稳居第一的位置。
鲜活的蔬菜鸡鸭、全球各色奇异水果以及品种新颖的电子产品,源源不断地在深港两地间进出。二十年间,深港间贸易结构也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从劳动密集产品逐步向高端机电产品、从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不断转变。
香港回归祖国以来,得益于内地制造业水平、企业经营自主度增强以及内地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深圳对香港一般贸易进出口呈快速发展,年均增长14.5%,占深港贸易比重由1997年的21.1%提升至2016年的28%。此外,随着深圳的保税区、保税港区等特殊监管场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深圳物流服务业也在蓬勃发展。
港商建立的“前店后厂”加工贸易模式日渐萎缩,“加工贸易+外商投资企业”模式的主导地位弱化,外资包括不少港资企业也将其产能继续内迁,所占比重逐渐回落,2016年已降至55.9%,与香港回归当年基本持平。同时,民营企业进出口以年均44.3%的速度迅猛增长速度,成为深港贸易的又一重要推动力量,所占比重持续提升,由1997年的不足1%增至2016年的4成以上。
深港贸易结构变化也反映出两地经贸发展新时代的来临,深圳从单纯的学习者逐渐成为赶超者、合作者,两地互补、互惠共利、经贸融合正在形成。20年以来,深圳陆续增设深圳湾口岸、福田口岸、大铲湾口岸三个新口岸,其中,深圳湾口岸是国内首次采用深港联合“一地两检”查验模式的口岸,也成为香港与深圳以及内地其他地区加强合作、互利共赢的一个新起点,体现了深港合作的新活力。
口岸通关效率提升,促进对港经贸发展
凌晨时分,深圳皇岗口岸的旅客、货运通关现场仍然灯火通明,海关人员繁忙如白昼。2003年,CEPA协议正式签署,内地旅客赴港澳自由行开始实行。当年1月,皇岗口岸旅检开始实行24小时通关,皇岗海关成为全国首个客货运渠道均实行24小时通关的公路口岸海关。
实行24小时通关的背后,是深圳对香港出口,特别是手机、电脑、电子设备等高档机电产品出口的飞速增长。这些电子产品需要更快的时机来先人一步抢占市场。
为积极应对、服务地方经济结构新变化。2002年起,海关在粤港公路口岸实施自动核放系统,实现车辆在公路口岸卡口的自动识别和自动验放,将正常车辆在口岸通关时间由原来的2分多钟缩短为5秒内。
2007年启动跨境快速通关业务,实现粤港公路口岸与主管地的无缝衔接;2012年起开展香港海关“多模式联运转运货物便利计划”与内地海关“跨境快速通关”衔接计划,实现了从香港启运地经两地公路口岸来往内地指运地的全程快速通关,与普通转关模式相比,进口通关效率内地段提升26分钟以上。2014年以来,完成粤港公路口岸通关模式由地方版向全国版的转化。
目前深圳海关正在粤港公路口岸逐步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陆续将粤港公路口岸货物通关申报范围拓展至全省、泛珠四省以及全国。
供港鲜活“绿色生命线”保障香港市民“餐桌稳定”
潮记食品(香港)有限公司的彭先生从事鸡鸭鹅以及猪肉产品等供港食品业务逾30年。他说,他经营的公司在广东惠州、海丰以及广西博白等地有养殖场和加工场,每天大量供应香港鸡鸭鹅和猪肉产品。
对通关效率,彭先生也是深有感触,“1997年前后,我们的供港鲜活车辆到了文锦渡口岸要排好队等申报后才能排队出口香港,现在通过提前申报,凭报清单随报随出,通关时间节省了很多,香港市民也吃到了更新鲜的肉、菜”。
据悉,文锦渡口岸输港鲜活物资有较长的历史。香港回归祖国后,祖国大陆对香港的各种支持有增无减,时至今日,香港市场供应量85%以上的蔬菜、活畜禽等食品物资都是经文锦渡口岸供港。毫不夸张地说,香港民众的“餐桌稳定”有赖于从文锦渡口岸输港的鲜活物资。据文锦渡海关统计,仅2016年,文锦渡海关就验放了供港鲜活产品221.9万吨,同比增加3.2%,总值54亿美元,同比增长9.5%,有效保障了香港的民生需要。
此外,据深圳海关统计,2016年经深圳口岸进口水果共计103.3万吨,同比增加10.1%,价值共计151.9亿元,均位居全国口岸第一位。而文锦渡口岸则是深圳口岸最主要的进口水果口岸,接近七成的水果均从文锦渡口岸进口。
便捷通关服务助推双城新生活
据海关统计,1997年香港回归之初,每天经罗湖口岸进出境的旅客约为15万人次。20年后,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23万人次,历史最高峰达到39.8万人次。2007年8月,福田口岸开通,日均通关人数很快达到18万人次。
家住深圳的朱先生在香港一家金融机构工作,每天早晨和傍晚要经过福田口岸到香港上下班。他表示,深港的双城生活已不单纯停留在贸易和消费方面,香港的年轻人到深圳创业,深圳的新一代到香港工作已成为两地来往的常态。而日益增多的口岸,通关的快速便捷,是支撑这种新生活模式的前提。
香港回归祖国以来,深圳海关在旅检方面改革进一步加速。1999年,开发出旅客通关管理系统并正式投入试运,通过系统来处理旅客数据,加快正常旅客通关。2000年,引入风险管理理念,使旅检工作实现了从人工挑查到风险布控、从手工作业到电脑管理的转变。随后旅检口岸启用了人身探测器、“金属探测门”等先进仪器,在强化监管的同时进一步便利了守法旅客。2008年,实施入境旅客行李物品100%机检,在护照入境现场开设“深港走读学童通道”,在严密监管的同时提供更加便捷的通关服务。(记者 罗洁琳 通讯员 刘 颖 魏百臻)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