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同行20年见证者今天说

作者:黄丽云 来源:深圳都市报
2017-06-30 16:05:00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深港同行20年见证者今天说

深港同行20年见证者今天说

明天是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的日子,20年前有这么一群“见证者”,他们来自各个领域,亲历了“香港回归”的历史时刻。”  据记者了解,作为香港输入内地优秀人才计划的其中一员,吴予敏教授在香港回归祖国后,被香港浸会大学聘任为客座教授。

明天是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的日子,20年前有这么一群“见证者”,他们来自各个领域,亲历了“香港回归”的历史时刻。扎根于深圳20年来,他们也见证了深圳这2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深港两地这20年来的携手共进繁荣发展。

见证者1:邹祺源

亲自体验深港两地文化融合过程

有着“明溪”之称的深圳河,宛如一条“命运之河”,历史的脐带把香港、深圳两座城市紧紧连在一起。对于行走在深港两地的人来说,穿梭于深港两地,看着深港两地在融合过程中,书写着这座崭新的双子星城崛起的璀璨,深圳河是最难以抹去的记忆之一。

20世纪初,香港、深圳联合修建“深圳河”。深圳河工程是凝聚了香港与深圳双方的智慧结晶,作为“深圳河”的香港政府方工程督察邹祺源告诉记者:“深圳河工程,在香港回归前几年就已开始,到2002年已近竣工,横跨了‘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年”。

“香港回归以后,深港两地的合作与经济、贸易往来也就频繁了起来,而不同成长背景、不同工作环境所产生的不同工作问题也需磨合。文化融合的过程自有特色、各有千秋,像是河水滋养万物、也滋养了深港两地发展与融合,这也是深港文化互相融合的过程”。邹祺源沉思片刻补充道:“我举个例子,在深港某些项目合作时,在制定合同时,该以香港形式的,还是以深圳这边惯用的合同形式?立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例如一些工程单位,内地惯用国标,香港惯用英式标准,合同制法不一样,其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也都得磨合,双方磨合的过程中,对港、深两地来说,都是很好的经验。”

邹祺源告诉记者,这期间,同时让他印象深刻的还有看着深圳地铁开通的过程:“那时我每天从罗湖口岸过关,每天看着罗湖地铁站的变化。我像是看它建起来的,有很深的感触。”

在与深圳合作方商谈深圳河整治问题时,邹祺源初步学习了普通话。他回忆道:“刚开始我觉得我都差不多40岁了,学得很吃力。在深圳河未竣工期间,我香港、深圳两地跑,在这期间接触了国学和文学经典,自己也逐步痴迷了起来,就更用心学习普通话了。也因此从一个普通话初学者,成了一个‘国学迷’。”

见证者2:王朝阳

深圳发展离不开紧靠香港的优势

中国·深远顾问集团副总经理王朝阳告诉记者:“早期外来的技术、外来的产品、给深圳电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学习、借鉴的机会,并对深圳很多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他举例道:“例如早期的BB机,最早从香港进入深圳的,通过对其中技术的研究,实际上也因此促进了很多电子行业的发展。深圳是座很包容的城市,也是座年轻的城市,学习能力很强,很快就能将外来技术化为己用。深圳现在包括电子在内的高新技术方面的优势,离不开紧靠香港的地缘优势。”

见证者3:吴予敏

学术交流促进深圳学科建设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吴予敏教授告诉记者:“从传媒角度来讲,香港回归前,深圳本地人看香港电视台的时间比看深圳本地电视台的时间还长。早期深圳本地的电视台转播不少香港电视台的一些有广东文化特色的节目。香港回归祖国以后,深圳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也迅速崛起,深圳人看的节目就更加多元化。在高等教育、学术文化交流方面有了更多的互动,也产生了很多文化合作项目,这很好地促进了深港两地的文化融合。”

据记者了解,作为香港输入内地优秀人才计划的其中一员,吴予敏教授在香港回归祖国后,被香港浸会大学聘任为客座教授。“通过到香港研究生教育感觉到,我们这边的学术交流、高等教育管理跟香港还是有所不同,同时互动合作也变得多起来。我们吸收了不少香港的优势。香港回归后,我们也聘请了很多香港的优秀学者到深圳来做‘特聘教授’和‘鹏城学者’。这些活动对我们的学科建设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见证者4:鲁江

教育视野的拓宽让深圳学校成长

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校长鲁江表示:“香港回归祖国后,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不仅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在这二十年间,都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我1997年刚来深圳时,这里还只有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这二十年来,我们不仅有了很多高校,而且其中不乏有在全国很有影响力的学府,这跟市政府、教育局的利好政策与投入有关。例如,提倡跟香港建立姊妹学校的计划让学生拓宽视野,也促进了双方在教育理念和在办学模式方面得以互相启发与促进。”鲁江校长表示。

见证者5:张莉

香港人的素养让我感触颇深

深圳南头中学张莉老师表示:“香港回归后,我带学生到香港进行友好交流,香港的秩序、各个年龄层次人的素养都让我们有很多感慨。香港多年沉积下来的文明素养很值得学习。”

张莉还说道:“带学生们参观香港学校图书馆,发现香港学生借到稀有的书时特别高兴,但不出声影响他人。看到这种素养,我就和学生们感慨,个人自由要追求,但要注重公众场合是不是妨碍到他人。”

此外,张莉老师表示:“香港人特别有礼节,回深圳时,那里的老师步行把我们送到码头,直到我们离开后,他们才走路回去。我觉得,深港两地的文化素养是在不断相互影响与交融的”。

深圳都市报讯(记者 黄丽云)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