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朗读:
各街道6月份环境卫生指数排名中,第1名是梅沙街道(盐田),第2名是翠竹街道(罗湖),第3名是沙头角街道(盐田),第4名是海山街道(盐田),第5名是碧岭街道(坪山);各街道环境卫生进步指数排名,第1名的是黄贝街道(罗湖),第2名是园山街道(龙岗),第3名是吉华街道(龙岗),第4名是南湾街道(龙岗),第5名是东湖街道(罗湖)。
原标题:
深圳14个街道成环境卫生“优等生”,得分最高的是这里
深圳新闻网讯 转眼进入7月,从2017年1月份开始的深圳环境卫生指数月度测评工作已开展了半年时间,半年来深圳的环境卫生水平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测评指数及其配套的由城管部门开展的“行走深圳”行动是否发挥了促进作用?
7月9日,由市城管局联合市文明办,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的深圳市6月份74个街道环境卫生指数排名及上半年环境卫生指数测评统计新鲜发布,结果显示,全市环境卫生上半年成绩喜人,6个月来,全市环境卫生指数测评总得分持续进步,市民整体满意度同步提高。
环境卫生现场考察首现90分以上“优等生”
6月深圳市环境卫生指数总得分为78.38分,环境卫生指数有较大幅度进步,当月进步指数为4.16%。尤其是其中的现场考察从5月的79.94分提高至84.76分,上升幅度达6.03%,居民满意度指数得分为68.83分,占总分的40%。值得关注的是,经过近半年努力,在客观考核环节——6月份现场考察首现得分90分以上的环境卫生“优等生”,共计有14个街道得分在90以上,最高为盐田梅沙街道94.45分。同时,得分在80分以下的只有8个街道,没有一个街道得分不及格。
各街道6月份环境卫生指数排名中,第1名是梅沙街道(盐田),第2名是翠竹街道(罗湖),第3名是沙头角街道(盐田),第4名是海山街道(盐田),第5名是碧岭街道(坪山);各街道环境卫生进步指数排名,第1名的是黄贝街道(罗湖),第2名是园山街道(龙岗),第3名是吉华街道(龙岗),第4名是南湾街道(龙岗),第5名是东湖街道(罗湖)。
各街道6月份环境卫生进步指数得分及排名情况显示,部分街道在上月测评排名相对靠后,经过查找问题、发现差距、大力整治后,测评成绩有较大幅度提升,成绩进步明显。包括黄贝街道在内的12个街道在本月测评进度幅度超过10%。进步指数中排名第一的黄贝街道从上月的第69名上升至第11名。
本月现场考察得分率最后的三名与上月相同,仍为公共厕所、商业街和垃圾收集点,但公共厕所得分率从76.08%上升至79.33%,商业街得分率从68.00%上升至79.07%,垃圾收集点得分率从69.11%上升至73.11%,自身都有较大幅度进步。
上半年环境卫生现场考察与居民满意度双进步
截至目前,全市街道环境卫生指数排名已发布了半年时间,根据1-6月环境卫生指数测评成绩统计,全市环境卫生指数总得分从1月的72.30分上升至6月的78.38分,其中现场考察得分从1月的76.77分上升至6月的84.76分,居民满意度得分从1月的65.60分上升至6月的68.83分。全市环境卫生指数上升幅度达8.41%,其中现场考察上升10.41%,居民满意度上升4.92%。测评指数上数字不断被刷新代表的是半年来全市环境卫生发生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市民有目共睹。
在上半年测评中,沙头角街道、梅沙街道、海山街道、梅林街道、华强北街道、莲花街道、民治街道等进入月度前10名次数达3次以上,成绩突出也比较稳定;碧岭街道、观澜街道、龙城街道、松岗街道、坪山街道、南湾街道、马峦街道等也取得了明显进步。
以环境卫生测评指数为指引,结合“行走深圳”行动,全市各区(新区)城管部门开展垃圾收集点“大换桶”行动、集中整治集贸市场环境卫生行动、大力推进“厕所革命”等,各项专项治理取得了较为明显成效,集贸市场得分率从年初的73.25%上升至6月份的82.83%,公共厕所得分率从年初的60.67%上升至6月份的79.33%,垃圾收集点得分率从年初的52.00%上升至73.11%,薄弱区域环境卫生有显著改善。
原特区外区域全力以赴迎难提升环境卫生
深圳有一种特殊,曾分特区内和特区外。由于历史原因,原特区外的街道基础条件薄弱,市政基础设施较差、历史欠账多,但管辖面积大、外来人口多,在环境卫生整治上面临的任务更艰巨、困难更多,若想要进步,则需要迎难而上,投入更多的力气。而在全市环境卫生指数测评中他们没有因此被“特殊化”,而是和原特区内的街道一起在同一标准下参评、竞争。
在前6个月的环境卫生指数排名中,一些原特区外的街道环境卫生水平变化大,例如龙华区民治街道、观澜街道、龙华街道,坪山区碧岭街道、坑梓街道,龙岗区南湾街道、龙城街道等都曾挤进前十名,还有一些街道排名在前列,超过许多原特区内的街道。
同时不难发现,近半年来,排名靠后的也多是原特区外的街道,虽然排名靠后,但是每个月测评成绩单上的成绩与自身以往相比在持续进步。可见他们没有因一时的落后而气馁、泄气,甚至放弃,而是集全区、全街道之力,全力以赴,层层发动。区委区政府和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带头行走,到路面到基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学习、对接先进经验,知耻而后勇。
坚持“行走深圳”,且已经走完全市74个街道的市城管局局长王国宾对此感触颇深地说道:“此次半年的环境整治,原特区外区域功不可没,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他们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他们在思想上更重视、工作力度更大、工作的成效更明显,对推进特区一体化建设更有力度,更有意义。通过半年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原特区外区域通过继续发力,巩固整治成效,逐步建立市容巡查队伍,提高清扫保洁单价等,下半年的环境卫生将会有更大变化。”记者 林清容
【读特新闻+】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