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东中一体和城市群体系为支撑的经济空间新格局更加明晰
(一)从城市GDP空间分布及变化来看,中国东中一体与“一网五带”新格局逐步凸现。主要表现在:
1.中心城市的经济集聚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前20%的地级及以上城市集聚全国近3/5的财富;
2.中部地区凭借中心城市的有力支撑正在不断崛起,东北地区由于中心城市支撑作用下降而出现持续下滑;
3.“一网五带”的“巨手型”城市中国经济空间格局进一步显现。
(二)从城市人口分布及变化来看,中国人口流动出现新动向:中部地区、部分高行政等级城市人口流入增加。具体表现为:
1.城市人口增速在区域空间和城市行政级别层面上出现分化;
2.人口流向发生部分逆转,中部地区人口流入规模增加;
3.东部成熟城市群的多中心化显现,中西部城市群单核集聚进一步强化。
(三)从城市群的发展演进来看,中国城市群体系的多中心化愈加明显,而且对经济空间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1.中国城市群体系在首位度、规模-位序关系上表现出的多中心化在逐步显现;
2.城市群与非城市群、城市群之间分化明显,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十大城市群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空间的主体支撑;
3.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群经济增速(均值)高于全国水平,城市群蕴藏发展新动能。
经济增速放缓,城镇化质量并重,持续加速
从城市视角审视中国的发展动态需聚焦经济增速与城镇化进程这两大方面。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没有证据显示中国城镇化增速放缓。在经济增长方面,城市层面经济增速“西高东低”和“南高北低”并存,部分城市出现经济负增长;部分后发城市经济增速后来居上,成都、武汉、长沙等部分省会城市经济进入快速集聚阶段。在城镇化方面,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和城市的城镇化推进速度存在明显差异,后发地区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将对冲先行地区城镇化率增速放缓的影响;城市经济增速的整体放缓及分化正在叠加影响城镇化的空间结构调整。但是,城市经济增速放缓没有导致城镇化增速的减缓。近年来一系列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等制度改革与政策红利释放,将助力中国城镇化质量并重,持续加速。遵从经济规律,顺应发展趋势,在未来,一方面需要推进东部和中部地区在多个维度上的一体化,以多中心群网化城市(群)体系为支撑实现高效发展,释放更多发展新动能;另一方面,加大对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政策扶持,以轴带状城市体系为载体培育、增强其本地吸引力和内生增长动力,释放城镇化潜能,不断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均衡发展。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正处于极化期
从城市视角审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聚焦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从需求方面看,首先,全国出口需求整体低迷,城市层面呈现空间上高度分化,时间上波动加剧的态势。其次,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稳步提升,高行政等级城市的消费占GDP比重明显高于低行政等级城市。最后,在投资需求方面,多数城市依赖于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的局面没有明显改变。从供给方面看,中国城市在转型升级方面极化现象明显,东部沿海城市及内陆个别中心城市积极对接国家战略,转型升级成效显著,而欠发达地区城市则明显落后,其从传统经济向创新经济的转型异常艰难。
中小城市发展大多缺乏可持续性
社会治安、交通状况、居住环境、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是衡量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比较来看,中小城市表现较差,大多缺乏可持续性。在社会治安方面,相对大城市,中小城市社会治安隐患更大。在交通状况方面,中小城市的交通拥堵变得越来越严重。在居住环境方面,与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的购房压力增加更快。在生态环境方面,相较于大城市,部分中小城市环境污染更为严重。在公共服务方面,中小城市在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和水平远远落后于大城市。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