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北帝三月三庙会落下帷幕

这场持续九天的盛会,自开幕当天,以主会场打头阵,联动宝安大仟里、朗俊广场、宝安图书馆等分会场吸引线下超50万人次参与,线上曝光量突破12.7亿次。

西乡北帝三月三庙会落下帷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14 19:2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深圳西乡北帝三月三庙会落下帷幕。这场持续九天的盛会,自开幕当天,以主会场打头阵,联动宝安大仟里、朗俊广场、宝安图书馆等分会场吸引线下超50万人次参与,线上曝光量突破12.7亿次。

近年来,西乡街道创新构建“街道+社区+理事会”三维保护体系,为庙会注入现代治理智慧:街道党工委统筹全局,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巡游方阵,打造“劳模工匠方队”“学习强国宣讲摊位”等流动的思政课堂;社区党委发动25个社区挖掘特色,渔业社区耗时20天编织渔网道具,侨胞社区组织百人盆菜宴方阵,让每个群体都成为文化叙事的主角;北帝古庙理事会则专注复原“三献礼”等传统仪轨,确保非遗原真性。

这场全民参与的非遗实践,形成了“文化认同—社区参与—社会治理”的良性循环,同时,“群众+社区+党建”的携手,让西乡庙会已然超越民俗范畴,成为超大城市中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注脚。

庙会期间,3岁的郑昱恺颤巍巍举起狮头的萌态,与身后少年醒狮队凌空跃桩的矫健身姿,构成跨越年龄的文化对话。这种传承并非偶然——西乡街道推动非遗进校园,将南狮色彩密码编入美术课程,在12所中小学组建非遗社团,让00后学子通过狮头彩绘、鼓点编排触摸文化基因。当留学生将醒狮步法融入街舞,当深大学生开发“AR醒狮体验程序”,传统技艺在年轻一代手中焕发生机。

科技赋能则让古老非遗绽放时代光彩。智能机械醒狮方阵与传统狮队同台竞演,金黄鬃毛的机器人精准复现叩首、腾跃等经典动作。岗厦北地铁站的全息数字橱窗,构建起“轨道交通+非遗庙会”双场景数字体验项目,架起了一座虚实交融的时空桥梁,让市民游客可以全方位、沉浸式地感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让过往行人透过科技之窗触摸历史温度,使传统文化以数字形态突破物理边界。

庙会还与热门游戏王者荣耀展开创新合作。在开幕当天的巡游队伍中,coser扮演的李白、蔡文姬等王者荣耀经典角色与群众贴脸互动,引发了热烈反响。这种传统与潮流的结合,不仅吸引了年轻一代的关注,也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西乡北帝三月三庙会的热闹氛围中,一场跨越山海的民族文化交流正在悄然上演。江西畲族与海内外侨胞的加入,为这场传统盛会注入了新的活力,生动诠释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理念,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故事的独特魅力。

西乡北帝三月三庙会通过“主流媒体+自媒体+海外平台”的传播矩阵,累计刊发超千篇深度报道,全网转载量突破13万次;抖音、小红书双平台曝光量超600万次;开幕当天大巡游直播全网观看量达4030.74万人次。与此同时,庙会创新打造无障碍文化服务——手语直播与多语种导览,以多元形式实现全人群文化共享。

西班牙知名博主卡洛斯、美国摄影师米勒等国际达人现场助力,推动活动影响力辐射新加坡、泰国等20个国家,跨界联动实现“跨国圈粉”。美国网红“甲亢哥”的深圳行直播中,他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展示真实的中国。在他的镜头里,“尿不狮”、财神爷、西乡河东醒狮队活灵活现的醒狮表演引得“甲亢哥”倾情互动,甚至亲自上手体验传统技艺,与现场观众共同奏响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际交响”。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邱铨林)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