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圆满收官。由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承办的第二届“美丽工坊”残疾女性文创作品展,在本届文博会上大放异彩,现场销售和意向订单量创下近500万元的新高;同时,5家“美丽工坊”机构在同期举行的“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中斩获3银2铜,用匠心之作向世界展示中国残疾妇女的坚韧与创造力。
本届“美丽工坊”残疾女性文创展汇集了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6家“美丽工坊”机构参展,相比于去年的17家增长明显。这些机构都是从全国国家级示范机构中精选而来。参展机构带来的文创作品,不仅涵盖的品类齐全丰富,更汇聚了全国各地的特色文化。从精巧细致的刺绣、栩栩如生的陶艺,到构思奇妙的编织作品,每一件展品都凝聚着残疾妇女的心血与智慧。这些作品以传统工艺为根基,融入现代设计理念,既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欣赏、争相购买。
一位来自湖南的收藏爱好者在选购了手工制作的非遗湖笔后表示:“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工艺精湛,背后更是承载着残疾妇女坚韧不拔的精神,非常值得收藏。”
经过几天的售卖,很多参展机构展位上的手工艺品都已销售一空。“现在发现我们带来的货品还是太少了,不够卖!”广西“美丽工坊”机构代表刘昌磊笑着说道。据不完全统计,本届“美丽工坊”残疾女性文创作品展现场交易额和意向订单总量近500万元。
“此次文创作品展是广大残疾女性实现自身价值,追求幸福生活,化茧成蝶的又一次精彩绚丽的集中展示。”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副理事长李东梅对第二届“美丽工坊”残疾女性文创作品展所取得的佳绩给予高度评价,并向深圳报业集团、交通银行、深圳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和深圳大爱艺术品有限公司对这次活动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谢。
她说,深圳文博会是我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会,在促进文化贸易、展示文化成果、推动产业发展、赋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美丽工坊”残疾女性文创作品展在深圳文博会上精彩亮相,有效提升了“美丽工坊”品牌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拓展了市场合作机会,在获得了颇为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极大增强了众多残疾女性就业创业的信心。今后将继续加强对“美丽工坊”品牌的宣传推广,提升作品品质,紧密结合市场需求,讲好残疾女性学技能促就业故事,让更多社会公众关注支持“美丽工坊”项目,争取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推广运营,推进品牌化、市场化。
在本届文博会上同期举行的“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上,参评的5家“美丽工坊”机构荣获奖项。其中,袁桂喜、聂亚平创作的麦秆画《松鹤同春》,李蕾、李学敏创作的手工结绳编织《山城茶语》和宁雷创作的鱼皮浮雕画《梅兰竹菊》荣获银奖;郭玲创作的微钩《梅兰竹菊》,杨艳燕、曹阳创作的手工编织《东北人参》荣获铜奖。
获奖的“美丽工坊”机构代表在接受采访时难掩激动之情。深圳市大爱艺术品有限公司的残疾女性代表——荣获“全国首批美丽追梦人”的宁鲸蓉用手语表示,“文博会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平台,它不仅给‘美丽工坊’机构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更让社会各界看到了残疾女性的精神魅力和艺术才华。”
吉林省南关区维纳斯手编工作室负责人刘影说:“能够在此次大赛中获奖,是对我们多年努力的极大鼓舞和肯定。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手工制作技艺和创意设计水平,为更多残疾妇女提供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帮助她们实现人生价值。”
作为承办方,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代理秘书长陈美寿认为,此次“美丽工坊”残疾女性文创作品展在文博会中的亮眼表现,不仅为残疾妇女搭建了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舞台,也为社会各界参与助残事业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中国日报深圳记者站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