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眼镜新生态,2025 深圳国际眼镜展解锁智能新体验

AI赋能眼镜新生态,2025 深圳国际眼镜展解锁智能新体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01 13:4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2025深圳国际眼镜业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行。此次展览以“传统眼镜+智能穿戴”为核心,吸引了来自全球20余国超200家展商以及超3万名专业观众齐聚鹏城。AI智能眼镜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在技术及功能上取得突破,开启眼镜行业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

​前沿技术汇聚,重塑眼镜功能边界​

本届博览会特设“AI 眼镜产业链图谱展区”,完整呈现了从芯片研发、传感器制造到整机组装的全链条技术生态,众多行业领军企业携最新 AI 智能眼镜产品惊艳亮相。乐活集团带来全国首款量产 AI智能眼镜 “拍拍镜 A1”。它集成拍照、摄像、录音、翻译、万物识别、人机交互等多种功能,通过深度融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打破了人们对传统眼镜的认知。

消费级AR领先品牌雷鸟创新RayNeo带来的雷鸟X3Pro、雷鸟Air 3s、雷鸟V3Slim等AR眼镜新品同样吸睛。这些产品在刚结束的618大促中,一举斩获京东+天猫 XR 行业双平台销量冠军,市场占有率高达52%。其凭借高清显示、精准的空间定位和流畅的交互体验,在娱乐、办公、教育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视觉体验。​

亿境虚拟的SW3035AI眼镜以“轻量化+全链路 AI”组合拳脱颖而出。39克的机身(不含镜片)与6.9毫米的镜腿厚度,颠覆了传统智能眼镜笨重的印象,让用户长时间佩戴也毫无负担。配合多模态交互演示,用户可通过语音、手势等多种方式与眼镜互动,极大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与趣味性,重新定义了 AI 与眼镜的融合范式。​

多元场景应用,拓展行业发展空间​

除上述产品,蜂巢科技的“界环AI音频眼镜”、克里特(广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KRETA V41 AI摄像翻译通话智能眼镜、深圳市魔力宝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的拍摄眼镜和智能音频眼镜等,也在展会上吸引了较大关注。这些AI智能眼镜产品不再局限于单一功能,而是围绕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开发出多元化的应用。​

在商务场景中,AI智能眼镜的实时翻译、会议记录功能,能帮助跨国企业员工轻松跨越语言障碍,提升沟通效率;在教育领域,AR眼镜可构建虚拟教学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探索科学奥秘,为教育模式创新提供新可能;在医疗方面,智能眼镜可辅助医生进行远程诊疗、手术导航等,提高医疗服务的精准性与可及性。

众多参展企业表示,AI智能眼镜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为自身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也推动着整个眼镜行业向多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行业变革已至,深圳引领创新浪潮​

作为全球最大的眼镜生产基地之一,深圳眼镜产业经过4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丰富的产业资源。在AI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深圳眼镜产业积极拥抱变革,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加速产业智能化转型。从此次参展的深圳本土企业来看,它们凭借强大的创新能力与技术实力,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AI智能眼镜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同时,深圳完整的眼镜产业链和丰富的产业资源,也为AI智能眼镜的研发、生产与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撑。

法国SEAPORT眼镜CEO尼古拉·贝尔杜戈(Nicolas Berdugo)在出席博览会活动时表示,通过参加本次展会,SEAPORT 已经与深圳当地的制造商建立了合作关系,未来将探索更多合作方式,促进业务在中国和欧洲市场的增长。

雅视集团董事长吴海英表示,今年的“百镜大战”愈演愈烈,智能眼镜的发展势不可挡,雅视集团在龙岗发展超过四十年,率先打造AI WEAR 5S智能穿戴营销平台,雅视愿意为科技产品与眼镜零售业搭建桥,推动深圳AI眼镜产业联盟的发展。“这将是一场科技与眼镜零售业的碰撞,需要眼镜制造业,零售业,科技企业共同合力才能真正推动智能穿戴产业的长远发展。”他说。

博览会期间,备受期待的2025深圳国际眼镜设计大赛获奖结果正式揭晓。大赛设立了创意设计组、院校赛事组、智能眼镜(穿戴)设计组、原创设计组-专业眼镜设计组、原创设计组-大师组以及组委会大奖等多个奖项,旨在发掘和培养优秀的眼镜设计人才,推动眼镜行业的设计创新与发展。众多优秀作品在大赛中脱颖而出,展现了设计师们对眼镜设计的独特理解与创新思维,为眼镜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灵感。​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李文芳│陈炀)​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