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中心30公顷净地,2026年焕新推出!

深圳市中心30公顷净地,2026年焕新推出!

来源:罗湖发布 2025-09-03 11: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清水河数字新城的核心区域

玉龙填埋场环境修复工程

正全速推进

挖掘机、铲车等设备连续作业

实施开挖和堆体整形

深圳市中心最大连片产业净地

即将释放!

#点击播放视频#

未来修复加开发完成之后

玉龙片区将形成

约30公顷集中连片用地

布局研发、中试、数字服务等产业链条

打造数字产业聚集的智创高地

片区效果图,仅供参考

一起来看看进展

01

250万方治理量

预计2026年底完工

一直以来,罗湖深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全力以赴推进“百千万工程”,守护“一半山水一半城”城区底色。其中,玉龙填埋场环境修复工程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和标杆项目。

据悉,玉龙填埋场是深圳最早的简易垃圾填埋场,总堆填“垃圾山”约250万立方米,罗湖致力于将其打造成全国首个中心城区“环境治理+开发建设+产城融合+创新引领”的发展样本。

该环境修复工程具备“三个最”:

☞最大体量:填埋场面积超12万平方米,垃圾处理量超250万方。

☞最大金额:工程总投资21.7亿元、施工总承包15.38亿元。

☞最高标准:邀请了国内最顶尖的建筑、水处理、环保等方面的院士组成专家团队,采用多重安全和环保技术手段,首次系统化提出“快速好氧预处理+天幕遮蔽开挖+多维复合除臭+筛分资源化利用”的完整工艺路线流程,开挖搬迁与环境修复同步实施,治理完成即可交付使用,打造超大型城市中心城区垃圾填埋场环境修复工程的标杆项目。

玉龙填埋场环境修复工程于2024年7月25日启动全面建设,截至目前(8月27日)已完成整体形象进度3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7亿元,现正持续进行垃圾堆体开挖筛分和外运处置工作,预计2026年底完工,达到土地出让条件。

02

着力打造“银湖智谷”

未来规划曝光

以玉龙填埋场完成环境修复后立即实现开发建设为目标,罗湖将环境修复与开发建设、产业导入统筹谋划推进,确保环境修复工程竣工验收后,立即启动产业园区打造。片区以“数字经济”为产业主线,立足软信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着力打造“银湖智谷”。

三大战略产业锚定未来

人工智能:承接全市“10大人工智能集聚区”政策红利,聚焦AI算法、机器人、智能终端研发。

生命健康:建设生物医药中试基地、医疗器械创新平台。

数字经济:打造软件信息、低空经济、工业互联网核心区,锚定清水河数字新城定位。

全链条产业生态设计

空间适配:围绕中央绿谷布局研发中试、共享实验室、技术孵化中心,打造“数字产业集聚的创智高地”。

人才支撑:临山带配置高品质人才社区,步行10分钟直达产业组团。

黑科技场景:全域覆盖智慧能源管理、无人配送、数字孪生园区系统。

03

区位与生态价值叠加

政策与企业资源强力赋能

玉龙片区坐拥稀缺生态与交通双重优势:1公里直达罗湖北站(汇聚深汕高铁及地铁14/17/25号线),8公里贯通罗湖口岸与市民中心;周边被银湖山生态绿谷环绕,构建“城自然共生”的绿色办公空间,实现“推窗见绿、下楼入园”。

片区已吸引多家上市企业和龙头企业启动落地谈判,并由特区建工集团联合开发运营。依托三重政策集聚区优势,政府提供研发补贴与空间支持,推动“银湖智谷”产业运营体系快速建成。

未来

玉龙片区将紧扣

清水河数字新城的蝶变机遇

成为深圳数字经济新引擎

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助力深圳在中心城区打造

产城融合、绿色智慧的新型产业高地

对于玉龙片区

你有什么期待?

一起来评论区分享吧!

信息来源:清水河数字新城建设指挥部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