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加强医疗行业交流 引入“以人为本”医院设计理念

中德加强医疗行业交流 引入“以人为本”医院设计理念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10-29 10: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第二届中德医疗设施设计与管理创新发展论坛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召开。论坛以“医疗设施设计与管理创新”为主题,来自中国与德国的顶尖医疗设施与服务专家再次因论坛相聚,并就 “促进医疗健康行业创新的政府政策”“关于医疗健康设施设计的创新解决方案”“关于医院运营和医疗设备的创新解决方案” 和 “关于医疗健康教育领域的创新方案”四个议题展开广泛讨论,展示基于最新政策的创新实践。

据介绍,论坛由德国Nickl Academy(尼克学院)、尼克及合伙人建筑事务所及深圳市医院协会共同举办。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与药物政策处副处长李冰女士同德州巴伐利亚州政府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露西·默克尔博士在致辞中表示,中德两国的医务人员和相关行业人士在医疗服务与建设领域不断深入交流,希望论坛为两国的互相沟通继续推进两国医疗管理与建设领域的更多可能。

尼克学院创始人及首席运营官阿芙拉·哈里法认为专业下的创新更有利于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尼克学院是专注研究医疗建筑设计和医疗机构管理的重要机构,创始人阿芙拉女士在阿联酋阿布扎比政府从事社会医疗工作多年。

她说,作为汇集建筑设计和医疗管理人才的高层次平台,尼克学院搭建了中德两国在医疗服务和建设领域的桥梁:组织中国代表团赴国外进行学术交流、根据学员具体情况制定专业培训计划。全方位为中德医疗管理与建设领域提供了坚实动力。同时,尼克学院也会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政府企业的沟通合作,实现教育信息共享。

论坛上,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院长陈芸女士关于智慧医院的演讲引起了热烈讨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一直以来引领着智慧医院的立体化建设,这种“智慧”体现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5G技术在医院服务和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今年医院还实现了电子病历六级认证,成为广东省首家通过认证的综合医院。大数据的智能管理下,职能药柜、配药机器人、医疗AI的概念引领着现存医疗服务领域,“5G+智慧医院”将会成为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据悉,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将会进一步建设医院信息集成平台,探索更多医疗AI的可能性。

继第一届论坛对“医疗服务与设施创新发展”的积极讨论,本届论坛立足长远,结合医疗数字化的大趋势,更深层次地探讨切实有效的创新解决方案,通过了解政府在创新中的角色,对智慧医院的阐释、建筑创新对康复的影响等,不断更新中德两国的知识互换。与会专家认为中德两国在医疗设施领域市场广阔、潜力巨大,将会在沟通中寻求新的合作机遇、共同攻克医疗服务领域现存难题,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优势互补。也为今后全球医疗服务和建筑创新带来新的启示,共同发展。

会后,德国尼克及合伙人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赫尼慕斯·尼克先生接受采访,阐述了近几年的项目设计理念。

Q:结合近几年来贵院的设计项目,请您谈下医疗建筑的设计理念?

A: 设计治愈系建筑时,首先考量的便是建筑对人的影响,我们希望设计的建筑对里面的医生和患者提供有益帮助。我们第一个完成的建筑项目是在慕尼黑的一个郊区医院,结合了景观设计,对使用者心情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在那之后我们便会有的放矢的挑选适宜建材。

Q:请您介绍一下“以人为本”的医院建筑设计理念。

A:“以人为本”在医疗建筑领域强调的是建筑里的人,大部分人在医院设计中最多考虑的是病人,但工作人员也很重要。因此我们的医院设计是结合双方需求来考虑。70年代的德国医院设计也是以纯功能性为主,但忽略了医护人员、病人在医院生活的舒适度,就会导致心情紧张压抑,从而影响医院的护理。所以我们需要为医院的所有人员创造更好的工作和治疗环境,尤其是对医护人员,他们一般要在医院工作40年、50年,只有提供更好的工作及生活环境,才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Q:请问“以人为本”这种概念是什么时候引进医疗建筑领域的?“以人为本”这个建筑理念在德国是什么样的适用情况?

A:科普西耶时代就把“以人为本”这个概念应用在建筑领域,但是医疗建筑领域接触较晚。

法兰克福大学医院从90年代开始改建,由一百多年历史的医院改成为医护人员设计的全新环境。德国新建的医疗项目并不多,老医院只有进行大型改进的时候才能使用这个理念。其实对于以人为本里面的尺度是很重要的,我发现中国70年代大的工业园区也改造成了创新园区,证明中国目前也在推进这个概念。我相信之后的医院会越来越贴近“以人为本”。这也是建筑师需要努力的方向。

Q:请问深圳第二儿童医院项目特点及构造是什么?

A :在做这个项目时, 面临着用地面积紧张的情况。在有限的用地范围完成1500张床位的规划设计, 传统医院会把建筑做高,但考虑到过高建筑对儿童易产生压迫感, 我们就转变思路, 着眼于几个不同的单间模块组合,设计得更加亲近儿童。构造方面,最重要的是转换层的概念,刚才说以人为本,我们在转换层植入了很多的功能空间,一方面要为患童使用,为探视者、家长创造舒适的空间、社会活动空间,在转换层解决所有问题,这在其他医疗项目中可能也是第一次出现。 (中国日报深圳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