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1月7日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曾剑星)目前,深圳市正在全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食品安全既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当前,深圳正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以食品安全工作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先行示范,大力发挥大湾区与示范区“双区驱动”效应,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市民满意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不断增强市民群众有温度、可感受、可拥抱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慧眼观后厨共治促食安”活动现场
理顺体制机制实现食品安全监管“全链条”
据记者了解,在2019年政府机构改革中,深圳将原农业部门负责的食用农产品种养殖、畜禽屠宰等监管职责划入市场监管部门,实现了食品安全从种养殖到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一个部门的全链条监管,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力量得到充实,从田间到餐桌“一道门、全覆盖、可追溯”的监管体制初步构建。
在源头管控环节,深圳大力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目前已完成市级“菜篮子”基地认定147个。
在流通管控环节,全面升级改造全市358家农批农贸市场,全面提升硬件和环境,全面引入智慧计量监管系统,让农贸市场彻底告别缺斤少两。目前已完成改造和正在改造101家,每个区打造完成1家标杆市场。
夯实基层基础做好风险防控“全覆盖”
深圳74个街道“一街一车一室一中心一基地”(在每个街道建成一个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配备一台快速检测车,进一步将快检室打造为食品安全便民服务中心和科普教育基地)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率先实现街道级食品安全快检、便民服务和科普教育全覆盖。2018年以来完成快检147万批次,免费接受市民送检7万批次,销毁不合格食品38吨,开展各类科普活动4000余场。对检出不合格食品的经营单位,列为重点巡查对象和高频快检对象,实现风险初步筛查和预警防控。
“一街一车一室一中心一基地”
建设智慧食安监管体系,打造智慧食安“最强大脑”。目前深圳已经建成全国市场监管系统首个智能指挥中心,形成巡查、检测、执法“三网”联动;全市11627家200平米以上餐厅和学校食堂后厨全部安装高清摄像头,全面推行“互联网 +明厨亮灶”,消费者、经营者通过手机扫码查看后厨实时视频,已实现9类违法行为实时抓拍取证,实现食品安全“阳光下作业”。
深圳市市长陈如桂、副市长黄敏察看“互联网 +明厨亮灶”
有效保障禽肉产品安全,深圳全面实施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深圳已经完成改造活禽经营档口3000个,全市范围禁售活禽;日均供应生鲜家禽产品超过32万只,占全省销售总量的60%以上。严打非法养殖、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妥善应对“非洲猪瘟”,对屠宰企业和生猪批发商户补助994万元,肉市场供应平稳,未发生和传入疫情。
对标最优最好,提升市民食品安全获得感
第二批“圳品”正式上市
近年来,深圳加快构建供深食品标准体系。通过研究制定严于国家标准、不低于香港规例要求的供深食品团体标准,发布300余项供深食品标准及系列评价细则,对330个重点产品构建全链条标准体系。打造供深食品“圳品”品牌,已有82个品种的“圳品”贴标上市。
熟食中心
学习新加坡、香港地区先进经验,深圳以社区居民、工业园区和产业园区的员工为主要对象,规划建设安全卫生、邻近方便、价格实惠的熟食中心,目前已有13家投入运行,出品价格比市场低约10%,日均用餐人数达1.2万。
(曾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