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圳惠企政策16条,促进企业有效有序复工复产,帮助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影响,纾解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目前,“16条”中涉及资金支持的事项已基本落地执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达97.06%。
深圳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市场化方向,努力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作用发挥较为充分,民营经济充满活力,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竞争,构建了“企业没有事,政府不插手;企业有好事,政府不伸手;企业有难事,政府不放手”的新型亲清政商关系,是国内营商环境最优、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
201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经济日报发布的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中,深圳位居第一;《2019中国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报告》最受民营企业认可的国内十大城市排名,深圳位列第二;在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的2019年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深圳排名全国前列。
截至2019年底,全市累计共有商事主体327.8万户,其中私营经济主体共320万户,占比达97.8%,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47.3户,创业密度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中小板和创业板商事企业数量连续13年居全国第一,《财富》世界500强中深圳7家企业入围,其中6家为民营企业,近30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深投资。
面对疫情大考,深圳全面评估深圳营商环境、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对标国际一流,《深圳市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清单》。这一被誉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深圳一号改革工程”任务清单,涉及14个重点领域,共提出210项具体改革举措,为深圳“双区”建设增添动力。
商事登记方面,实现申领发票和税控设备、员工社保登记等业务即时办结,压缩企业开办至1天;为新开办企业免费提供公章和税控设备,实现企业开办“零费用”。运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冒用地址问题。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方面,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秒批”,引入分类细化审批流程理念,取消施工图审查,压缩社会投资房屋建筑工程类社会投资项目审批至30个工作日,小型低风险社会投资项目审批至16个工作日。
企业融资方面,加强金融科技应用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完善深圳市创业创新金融服务平台功能,2020年底实现平台融资200亿元;研究出台金融科技专项支持政策,创新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千亿新增发债”计划,增强债券市场融资功能;加强银保合作,为小微企业银行贷款提供保证保险产品;开展动产抵押登记改革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推进动产抵押登记改革。
跨境贸易方面,拓展“单一窗口”功能,实施“两段准入”改革试点,启动“智慧口岸”基础数据平台建设,试点陆路口岸“一站式”通关模式,全面提升通关效率;实施信用差别化通关监管,开发关企直通减免税申报系统,提高审核效率。
本次《重点任务清单》围绕“一网通办、智慧秒批、精准服务”,重磅推出十大“智慧精准服务”措施。全面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通过系统引导企业“自主查、智能办”。
同时,探索应用区块链等技术开发完善查验装卸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智慧口岸基础数据平台,开发关企直通减免税申报系统,试点陆路口岸“一站式”通关模式等。(中国日报社深圳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