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智库:发力基础研究,深圳再次敢为天下先

作为首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全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城市。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力的动力来源,英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5个全球创新标杆国家用于基础研究经费占其国内研发总投入12%—23%。

瞭望智库:发力基础研究,深圳再次敢为天下先

来源: 深圳发布
2021-04-30 10: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作为首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全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城市。近年来,深圳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主阵地作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推动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全国一面旗帜,并以勇当尖兵的担当奋力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2020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1万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总数超过1.8万家,华为、迈瑞、腾讯、比亚迪等高科技巨头成为了全国创新型企业的标杆,研发投入强度达到4.93%,PCT专利申请量超2万件,连续17年全国第一。这座创新活力之城究竟作对了什么,就让我们一起去实地寻找答案。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力的动力来源,英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5个全球创新标杆国家用于基础研究经费占其国内研发总投入12%—23%。由于基础研究投入周期长,投入经费大、收益存在不确定性等诸多原因,我国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长期存在。

 

深圳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基础研究投入不足成为提升创新能级的薄弱环节“深圳要重点补齐基础研究短板。”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带头吹响了发力基础研究的号角,开启了打造世界级科技产业创新高地的新征程。

 

全国率先立法,基础研究投入不低于市级科研资金30%
 

 

2020年11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对第七次大督查中发现的43项地方典型经验做法进行了通报,深圳市推进产学研资深度融合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的经验做法榜上有名,这是对深圳率先在全国立法为基础研究提供持续性财政支持措施的充分肯定。

 

“入职深圳博士后流动站两年并留深工作,最高可以拿到总计200多万的收入加补贴,深圳的待遇在我博士留学的英国这个高收入西欧国家都是难拿到的。”在与国外相差无几甚至性价比更高的待遇面前,如张博士这样很多优秀的海外留学人才毫不犹豫的来到深圳从事基础研究工作。

 

深圳在《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中规定“市政府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资金应当不低于市级科技研发资金的30%”,并规定“市政府设立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培养科技人才”,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供了持续的财政支持。2020年,深圳基础研究投入44.85亿元,占比近39%,有力扭转了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的不利局面。

 

以科研人员为核心,打造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集聚地
 

 

传统的科研管理体制有很浓重的行政管理色彩,深圳的基础研究就是要甩掉这种历史包袱,再次敢为天下先创新人才管理体制,真正做到“以科研人员为核心”,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019年1月开始建设的深圳湾实验室是未来深圳基础研究的核心载体之一,实验室致力于营造高效的创新体系与蓬勃的创新生态,打造高精尖技术支撑平台,推动创新要素高效配置的转化研究范式,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性。目前实验室在职人员425人,其中博士126人,院士、“长江”“杰青”等国家、省、市高层次人才44人,科研人员占比为77%,集聚了数十位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参与实验室建设。

 

“之所以能够短时间内吸引这么多国内外优秀人才,待遇是一方面,成长型、激励型的人才环境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入职深圳湾实验室的科学家不仅能自主选择研究的方向课题,而且可以主导自己团队的招募、仪器设备采购,不仅能够获得充足的研究经费,而且在研究成果转化方面能得到强力支撑。

 

“来到深圳,我觉得真是进入了一个人生大舞台,我几十年的所学找到了用武之地,得到了我想得到的回报,人生的发展也得到了成就。”举家回国的钟博士感叹道。

 

 
高标准建设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主阵地

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中央赋予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使命之一。围绕这一国家战略,近两年深圳全面启动了各项工作。光明科学城、西丽国际科教城、河套深圳创新合作区加快建设,综合粒子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等一批大科学装置启动建设。

 

“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不仅能够有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更能提升整个城市的气质和能级,也将为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意创业之都提供有力支撑”。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谈到。

 

此外,深圳还大力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到2020年底已有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载体2693家,其中国家级创新载体129家,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深圳围绕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脑科学等前沿领域,设立了13家基础研究机构。

 

这些基础研究载体的建设,是深圳加强源头创新,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努力的结果,不仅投了巨额的财政资金,还制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政策支持,未来它们将成为深圳开展源头创新、技术攻关的生力军。

 

 

内容来源:新华社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发布厅推荐
发布厅邀请您关注“i深圳”
“i深圳”app二维码
“i深圳”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收录于话题 #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