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企·航”——深圳民营企业发展服务计划(以下简称“企·航”计划)走进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进一步深化工商联与法院协作机制落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举措。此次活动也是“企·航”计划首次走进司法机关。
深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强在出席活动时表示,希望市工商联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进一步推动合作协议落实落细,实现在民营企业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民营企业纾困解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等方面的深度联动协作,共同探索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新途径、新方法。
据悉,2023年10月,市工商联与市中级人民法院签署《关于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的合作框架协议》,在畅通民营企业需求反映渠道、强化企业产权保护等11个方面,加强协同联动,发挥工作合力,创新实践“工商联+法院”合作保障机制,探索具有深圳特色的民营企业司法保护新机制、好办法。
参加活动的20余名企业家和商协会代表围绕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打击恶意侵权和恶意诉讼行为、企业合规体系建设以及法律知识普及服务、畅通纠纷解决机制等进行交流发言。
市工商联副主席、深圳市青年商会会长、深圳金雅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仕坤表示,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民营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希望法院能够提供更加清晰的法律指引,协助企业准确界定知识产权边界,帮助企业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激发民营企业更大的创新活力。
市工商联副主席、宁聚共生(深圳)产业发展集团董事长刘丹宁希望市工商联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畅通工商联依法反映民营企业维权诉求渠道,引导民营企业加强法治化建设,增强民营企业法治意识、合规经营意识。
市工商联常委、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陈永强建议加大对恶意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和处罚力度,提高侵权惩罚的成本等;加强对恶意专利诉讼行为的打击,制定更加明确和严厉的法律规定,防止恶意专利诉讼的滥用。
市工商联执委、深圳市乐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昆鸿指出,目前中小民营企业中存在知识产权维权欠缺,法律维权成本高等问题。希望市工商联、市中级人民法院进一步提升法律服务,通过联动市知识产权局各工作站、小企业志愿服务的公益服务力量,为企业提供更多法律指引,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据介绍,深圳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从2022年起实施“企·航”计划,旨在搭建政府和企业常态化沟通平台,密切政企互动,协同解决企业的问题和诉求,常态化、制度化、精准化、实效化服务民营企业发展。活动内容包括政策推介、实地考察、项目服务、空间拓展、资源整合、诉求解决等六大板块。截至目前,“企·航”计划已组织企业家2000多人次走进市辖区、市直部门、金融机构、高校等9家单位,为企业找空间、找市场、找资金、找人才、解难题,助力深圳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日报深圳记者站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