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聚焦高质量发展“主航道、主战场”,奋力打造更高水平的“首善之区、幸福福田”

福田:聚焦高质量发展“主航道、主战场”,奋力打造更高水平的“首善之区、幸福福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4-08 15:4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8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举行,这也是市政府新闻办走进各区举办发布会、组织媒体到各区开展调研行的第一站。福田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江涛介绍福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情况,并与福田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庞勤、福田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发展事务署副署长朱俊炜就福田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建设“超充之城”、民生项目高质量发展、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下简称“河套合作区”)发展建设等情况答记者问。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苏荣才主持新闻发布会。

2023年福田高质量发展成色足2024年砥砺奋进“二次创业”新征程

周江涛介绍,2023年,福田区全面落实省委“1310”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五个中心”建设,凝心聚力、克难奋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700亿元,人均GDP达到世界发达经济体水平。传统优势持续巩固,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4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4亿元,连续19年位居全市第一;进出口总额超7800亿元,连续24年稳居全省外贸第一区。深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背景下,具有中心城区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工业占GDP比重从2019年的3.9%提升到2023年的7.9%,实现翻番。企业对福田的信心也在不断增强,全年落地优质项目增长超92%,新设外资企业占全市比重近三成、增长107.34%,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1%、是2019年近4倍,新登记商事主体数量突破7万户,均创历史新高。此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较2019年增长76.3%,占GDP比重从2019年10.6%提升至2023年15%,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福田也始终坚持民生高质量发展。去年福田扎实推进“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正式落户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实现梅林山公园—银湖山公园—笔架山公园—中心公园—莲花山公园“五园连通”,成为市民休闲徒步胜地;聚焦“小切口”改善“大民生”,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以全国第一的成绩通过验收,以全市4%的面积提供了10%的义务教育学位,千人病床位数全市第一,三年共建设筹集32912套保障性住房,市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在高质量发展中绽放光彩。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据周江涛介绍,福田全面开启了“二次创业”新征程,将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更好服务和支撑全省、全市发展大局。福田将全力协同推进河套合作区提速建设,打造科技创新引领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福田从制造业“开放窗口”转向科技创新“开放枢纽”,实现中心城区战略地位“再升级”、城区功能“再转型”;着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金融、科创、时尚三大产业,瞄准人工智能、新能源、低空经济等产业风口,做大做强“8+3”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全面优化提升城区功能品质,把福田建设成为更加干净、更加整齐、更加漂亮的一流国际化中心城区;坚持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市民,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6000套以上、供应分配5000套以上,尽最大努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

实施“十大强区”行动力争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6000亿元

周江涛表示,福田一直以来都把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目前拥有所有的服务业门类,过去五年服务业增加值先后突破4000亿元、5000亿元大关,去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135.45亿元,占全市近四分之一(23.8%)、占全区GDP90%,“福田服务”已经成为城区的金字招牌和闪亮名片,服务业兴则福田兴,服务业强则福田强。

据周江涛介绍,到2025年福田区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标杆城市核心区,力争服务业增加值突破6000亿元、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突破5500亿元,培育50栋以上服务业特色品牌高端楼宇,集中资源打造金融、专门专业服务2个“千亿级”、现代供应链和时尚消费等若干个“百亿级”服务业集群,实现服务业量的快速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全面打造“首善福田、湾区枢纽、全球服务”的闪亮品牌。

据了解,福田区已经制定并正在实施“十大强区”行动,打造与深圳金融中心相匹配的现代化“金融强区”、辐射全球的“贸易强区”、链接全球服务全国的“创新强区”、富有魅力的“时尚消费强区”、彰显特色的“专业服务强区”、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海洋经济强区”、国际一流的现代服务业“环境强区”、便捷繁荣的“优质生活强区”、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强区”、近悦远来的服务业“人才强区”。周江涛介绍,福田区为“十大强区”行动设定了具体目标,比如“金融强区”方面,力争金融业增加值到2024年突破2600亿元、到2025年突破2800亿元;“时尚消费强区”方面,力争到2025年社消零总额突破2600亿元。此外,福田区还将围绕空间、资金、服务等发展要素打出“组合拳”,计划每年新增1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推出支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资金政策、为重点企业提供“一企一策”。

周江涛表示,福田区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无限,大有可为、正当其时,欢迎各类市场主体到福田安心投资、专心创业、放心发展,携手打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福地”。

率先打造500米超充圈让新质生产力惠及最广大市民群众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发布会上,庞勤介绍,福田区率先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全球数字能源先锋城市的战略部署,以“一秒一公里”的新深圳速度助力世界一流的超充之城建设,以建、改、扩、升多措并举,推动在公共机构、商业综合体、公交场站、市政公园等加快布局超充标准站,目前辖区已建成超充站近50座,是加油站的2倍;车网互动站27座,占了全市的1/5;多元化的充电设施目前总保有量4.6万个,密度全市第一。其中,福田区委大院停车场超充站已建成国内要素最齐全、技术最先进的超充示范站,印力中心的超充综合体验中心已列入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示范项目,下梅林总站综合能源管理示范站是全国首个钙钛矿充储换一体化示范站。同时,福田区以“总部+研发”为特色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迅猛,去年跨上千亿台阶,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到21.7%,助力全市抢占能源革命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

下一步,福田区将推出构建高质量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实施方案,逐步建成“应建尽建、均衡合理、安全便捷、智能开放”的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体系,预计2024年底将建成超充站超过120座,率先打造500米超充圈,全方位提升城区的能源安全韧性。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庞勤表示,福田始终坚持把最多的资源、最好的地块、最大的投入用在民生上,目前民生投入占了财政总支出的80%以上,最近五年的民生领域财政总支出超过1000亿元,成为全国大城市中心城区中唯一一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获评“幸福百强区”全国第一。站在“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上,福田区将以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标准和更高的站位谋划民生项目,全力保障好市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医、养老等民生问题,打造更多的民生精品和城市作品。

河套已实质推进和落地超过160个高端科研项目助力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去年8月,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赋予福田新的重大战略平台、重大发展机遇、重大使命任务。

发布会上,朱俊炜表示,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自开发建设以来,特别是《发展规划》印发以来,高端科创资源快速集聚,形成了从“零的突破”到“集聚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已实质推进和落地的高端科研项目超过160个,汇聚了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等8个重大平台、苹果应用研究实验室等8个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香港科技大学等香港5所世界百强高校10个项目、深港澳芯片联合研究院等20余个项目、晶泰科技等5家独角兽及准独角兽企业、世界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等5个国际组织。园区内的科创企业及机构在生物医药、量子信息、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等前沿交叉领域取得了系列重大成果。比如,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研究成果荣获2023中国“十大科技进步奖”;微电子领域推出了全球首款数据流AI芯片“CAISA”,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科创动力。

围绕《发展规划》明确的“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发展定位,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紧密对接香港及国际先进科技规则,推动税制、科研管理体制等深港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

在税制方面,河套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已发布实施,对设在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特定封闭区域符合条件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在深圳园区工作的香港居民,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香港税负的部分免征,积极营造与香港趋同的税负环境。同时,“科汇通”试点全面展开,进一步便利园区科研机构的外汇业务。

在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园区聚焦深港及国际科研合作的需求,率先实施选题征集制、团队揭榜制等科研管理机制,首批4家机构和企业“揭榜挂帅”。此外,出台内地首个深港“联合政策包”、产业“政策包”、港澳青年支持计划“三大政策”,深港联合对项目、人才、成果转化等给予资金支持,初步构建了“基础科研+产业化+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未来,福田将持续发挥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政策创新和开放合作的特殊“通道”作用,搭好平台、当好通道、建好基地,更好服务科研企业机构与人才,拥抱新的“科学的春天”。(中国日报深圳记者站 王旭)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