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和平院士在欧中氢能研讨会上作专题演讲

谢和平院士在欧中氢能研讨会上作专题演讲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1-22 09: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院长谢和平教授受邀出席在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举办的“中国周”活动之一——欧中氢能研讨会,并发表题为“打造‘海上可再生能源海水直接制氢’新赛道”的主旨报告。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Schade教授对谢和平院士的演讲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提出的“海上可再生能源海水直接制氢技术”具有极高的创新性、广泛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并表达了与其在新型储氢和监控技术方面合作的意愿,以共同推进海上氢能全链条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谢和平院士作特邀主旨报告(图片由深圳大学提供)

在研讨会上,谢和平院士谈到,在当前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科技进步的关键在于培养新质创造力,勇于拓展认知边界,开辟科学新领域,打造产业新赛道。他倡导科学家们应致力于原创性工作,进行他人未曾涉足的研究,超越已有的前沿性探索。谢和平院士团队在深地深海深空保真取芯探矿、低能耗电化学CO2捕集、近零碳排放直接煤燃料电池、中低温地热发电和海水直接制氢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和突破性成果。会上,谢和平院士全面分享了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颠覆性技术的当前成果与未来展望。

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侯正猛教授对谢院士报告给予高度评价(图片由深圳大学提供)

传统电解水制氢技术依赖淡水资源,面对全球淡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向取之不尽的大海要水来制氢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针对海水复杂组分对电解系统的毒性和腐蚀性影响,谢和平院士团队另辟蹊径,利用物理力学与电化学相结合的创新思想,开辟了相变迁移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的全新路径,实现了无淡化、不额外耗能、无额外催化剂工程、无副反应的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成功破解了海水直接制氢领域近半世纪的难题。相关成果已发表在《Nature》上,并入选了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谢和平院士进一步谈到,为了将国际顶级期刊刊载的全新原理技术在祖国大地上实现中试和产业化,团队联合东方电气集团于2023年5月打造了全球首个海上风电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示范,验证了在真实海洋环境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对于海水直接制氢的未来发展,谢和平院士提出两个方向:一是“原理技术迭代升级,打造新赛道”,从原理和规模上进行迭代升级,并指出团队已经成功攻关研制了10 Nm3 H2/h分体式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系统装备,预计两年内在广东揭阳开展100 Nm3/h海水直接制氢中试示范;二是要实现海水直接制氢及相关领域的技术装备创新突破,打造海上制氢产、储、运、用装备制造全新“产业链”,开辟海水直接制氢个性化装备制造全新“产业链”。

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Schade教授对谢和平院士团队技术给予高度评价(图片由深圳大学提供)

最后,谢和平院士展望了“东方和平号”海洋制氢船,希望利用氢燃料动力船上的风电、光伏和船底波浪能在深远海直接海水制氢,并在空气中直接捕集CO2(谢和平团队攻关的负碳技术),同时将制出的氢与CO2合成负碳绿色甲醇及氢氮合成绿氨,实现“飘洋过海”直接输送“绿氢”、“负碳绿色甲醇”、“绿氨”的宏伟目标。(中国日报深圳记者站 王旭)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