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飛船”即將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來了

“大飛船”即將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來了

来源:人民网 2025-04-29 20: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深圳市光明科學城

一艘“大飛船”即將啟航

承載數字文明與創新未來的

深圳科學技術館將於

2025年5月1日

正式開館

誠邀全國各地的觀眾

與我們一起

參與這場充滿驚喜的

科技探索之旅!

數字文明科技館

科普場館新范式

深圳科學技術館以“數字文明、創新未來”為展示主題,以“通信科技”為展示主線,致力於打造全球首家數字文明科技館,為全國科技館的主題探索與創新實踐提供新思路。

深圳科學技術館融合科普教育與文化旅游,體現深圳城市特色,通過跨學科、展項群、主題式的展陳設計,打破傳統學科邊界,以場景驅動沉浸式展示與體驗,為觀眾帶來科技、藝術與文化交融的全新體驗。

展項設計創新強

科技互動體驗新

深圳科學技術館設有四大常設展廳,950個創新展項,數量居國內科技館前列。

一層“科技影視體驗區”,以時間為脈絡,展示數字技術對影像的革新。

二層“你好,世界!”展廳,帶你進入數字文明的世界。

三層“美好生活”展廳,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和人形機器人,在交通、社區、家庭等方面,開辟數字化生活新路徑。

四層“智慧產業”展廳,利用信息技術開發新材料、設計新藥物,打造智慧物流和燈塔工廠,展現工業生產的數字化變革。

五層“宇宙探源”展廳,聚焦大腦、基因、天文、航天等基礎研究與前沿科學,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突破時空尺度,探索極微觀與極宏觀的世界。

科學探索樂教學

研學活動新玩法

深圳科學技術館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學、航空航天等前沿領域,推出一系列豐富的科普教育課程。通過實施館校結合計劃,利用數字技術打造沉浸式學習場景,讓青少年在真實的科技場景中,體驗探索未知的樂趣,推動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

開發多主題研學課程,推出“少年科學家”培育計劃,激發學生創新思維。7類特色研學活動,涵蓋科普表演、深度觀展等項目,“日日有活動、周周有新意、月月有主題”,滿足多元科普需求,助力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的創新人才。

建筑科幻工程炫

生態美學藝術新

作為深圳市新時代文化設施之一,深圳科學技術館建設用地面積6.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2.83萬平方米。場館建筑以自然形態為靈感,深灰色金屬外衣勾勒出“大飛船”造型,U 型布局融合未來設計與自然生態。38米超高中庭,重構立體空間敘事,完美詮釋“科技、生態、藝術”理念,打造深圳科技文化新地標。

運營模式有創新

優質服務新高度

為深化公共文化場館運營改革,深圳科學技術館在全國科技館行業首創“事業單位+運營公司”模式。這種“1+1”的科技館運營體制新模式,既能發揮事業單位在戰略規劃引領、科普教育研究、督導管理方面的專業優勢,又充分利用運營公司在市場拓展、服務規范、機制靈活方面的效能優勢,實現優勢互補、協同增效,探索出特大型科技場館運營的“深圳模式”。

深圳科學技術館致力於建設服務全球游客的重要標志性旅游景點,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體現深圳特色的世界一流科學探索中心,充分發揮科普教育終身學校、科技成果發布廳、科技交流會客廳的作用,推進深圳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普教育事業跨越式發展。

【交通指南】

為踐行綠色出行理念,強烈建議觀眾優先選擇地鐵出行!

搭乘地鐵6號線(光明線)至光明站,從C、D出口經連廊直達科技館二層南門、北門。

場館地址: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光輝大道8號深圳科學技術館

導航搜索“深圳科學技術館”或“深圳科技館(新館)”

科學如此好玩

此刻就在光明

快約上小伙伴

一起去探索吧!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注“深圳科學技術館”官方小程序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