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学子共走“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之路

深港学子共走“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之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10 20:2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10月9日,来自深圳和香港的100名中学生携手重走“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之路,共同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一堂生动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与香港旅游发展局联合主办,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支持开展。活动精心设计了一条贯穿深港两地的研学路线,沉浸体验,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在一天的研学中,学生们通过实物参观、专业讲解和亲身体验,深入了解了1942年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香港深圳学习之旅开幕式在香港举行

在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珍贵的抗战文物诉说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在西贡斩竹湾烈士墓园,学子们肃立默哀,缅怀为国捐躯的先烈;在深圳龙华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AR、VR等数字技术让历史“活”了起来,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场惊心动魄的文化精英大转移。而在深圳图书馆北馆,学子们参观了智能立体书库,通过珍贵的文献资料和数字化展示系统,深入了解这段历史的文献记载与文化价值。智能书库的自动化存取系统与历史展陈的传统文献相得益彰,让同学们在感受现代科技魅力的同时,也体会到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

深港学生参观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

深港学生参观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

成果丰硕,深港青年共话未来

活动于9号上午在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正式启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刘蕾与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林建岳、香港旅游事务署张冯泳萍专员共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见证深港百名学子开启这段跨越时空的红色研学之旅。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刘蕾表示,“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这段光辉历史,既是深港两地共同书写的家国记忆,更是我们携手开发特色旅游资源的宝贵财富。它见证了危难时刻的人间大爱,更彰显了深港两地血脉相连的深厚情谊。当前,深港合作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致力于将这条红色研学线路,打造成为有风景的思政课、有温度的历史书、有活力的合作桥,让两地的年轻人不仅在这里读到过去的故事,更能写下未来的篇章。

香港旅发局主席林建岳博士表示:借着抗战胜利80周年这个重要的历史契机,旅发局把这几年开发和积累的红色旅游路线和研学景点,按九大主题推出,提升和丰富旅客的旅游体验。

下午五时,本次学习之旅的闭幕式在深圳图书馆北馆举行。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李强强在致辞中表示:“一日深港行,一生家国情。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成功的研学实践,更是深港文旅合作的一次创新探索。”

闭幕式上,深港两地学生代表分享了研学心得。来自香港的谭同学说:“以前在课本上读到这段历史,今天亲身走过这些地方,才真正感受到那份深沉的家国情怀。”深圳的潘同学表示:“这次经历让我结识了香港的朋友,我们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未来充满期待。”活动现场还为所有参与学生颁发了研学证书。

创新模式,树立跨境合作新标杆

本次“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学习之旅创新了深港合作模式,实现了多个“首次”:首次系统梳理并串联起深港两地相关历史遗迹,形成完整研学路线;首次实现深港百名学子同步参与红色主题研学;首次通过口岸开辟研学专属通道,创下30分钟百人通关的“深港速度”。(中国日报深圳记者站陈虹)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