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朗读:
得知可可西里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党委书记布琼通过微信第一时间通知了深晚记者。布琼在微信中说:在可可西里,在索南达杰保护站,留下了众多深圳志愿者辛勤的汗水。他们的努力也时时鼓舞、激励着保护这片土地的可可西里卫士们。
好消息!好消息!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消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
当地时间8日投票表决通过:
中国福建省鼓浪屿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鼓浪屿成为中国第52处世界遗产
鼓浪屿
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鼓浪屿遥对着台湾岛,台湾是我家乡。登上日光岩眺望,只见云海苍苍。
——《鼓浪屿之波》
一首《鼓浪屿之波》,是许多人对福建鼓浪屿的初印象。蓝天,碧波,从此这里成为多少人梦中的“诗与远方”。
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岛上有块礁石,每当涨潮时,浪击礁石,声似擂鼓,被称为“鼓浪石”。“鼓浪屿”一名,由此而来。
鸟瞰鼓浪屿
鸦片战争以前,鼓浪屿一直人烟稀少,岛上的人多过着半渔半农的生活。直到厦门成为通商口岸,外国殖民者大量涌入,鼓浪屿的巨变由此开始。
民房、教堂、学校、医院……各种风格迥异的建筑如雨后春笋在这个小岛上陆续出现。所以,鼓浪屿也有“万国建筑博览”的美称。
如今,这些特别的建筑都得到了妥善的保护,成为了鼓浪屿最独特之处。
鼓浪屿的老建筑与厦门岛的新建筑交相辉映
19世纪中叶,西方音乐随着基督教传入鼓浪屿,竟出了周淑安、林俊卿、殷承宗等一批杰出的音乐家。现在的鼓浪屿岛上,仍住着数以百计的音乐世家。2002年鼓浪屿还被中国音乐家协会命名为 “音乐之岛”,足可见鼓浪屿多么有“音乐天赋”。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