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州、中山再到深圳,陈如桂有哪些重要执政思路?推动城市产生怎样的改变? 7个片断来看他和这几座城市的故事。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靠法治,不靠领导拍板”
营商环境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3年广州市“两会”期间,一位广州市人大代表在分组讨论中提到:有一次,一位外地县领导到广州某街道窗口办事,工作人员服务态度非常僵硬。这位县领导感叹:“广州还是大城市,怎么服务态度还不如我们那个小地方?”
听到这件事,时任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的陈如桂反应强烈。“作为副市长,听到有人评论广州服务环境不好,我心里特别难受。”他提出,窗口办事人员要加强培训,做到笑脸相迎、热心服务。广州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审批部门之间优化流程,打造更加适宜投资的环境。
陈如桂还提出,政府审批既要高效,也要规范。“有人对我说,外地营商环境很好,理由是那边办事只要领导拍板就行。这样的‘营商环境’广州不能要。领导拍板就能办事,这是人治不是法治。”
媒体交流
★脱稿“上阵”新闻发布会,2小时说了74个数据
2012年,广州在全国首开先河举行市领导新闻发布会。时任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的陈如桂“当值”时,常常打破发布会“惯例”,把更多的时间留给现场提问,允许记者一次提多个问题。
他曾独自脱稿回应两个多小时的新闻发布会。2013年3月,时任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的陈如桂,担任一场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的主发布人。这场发布会没有预设主题,陈如桂也没带任何准备好的材料,在两个多小时的发布会上,他回应18个问题,共说了74个数据,涉及广州落实“国五条”细则、地方债、行政审批、“三公”公开等各个领域。
发布会后,有记者问他不带稿子的感受,他对此评价“既感紧张也感到轻松”。当记者继续“围追堵截”时,陈如桂有问必答,答到记者没问题问,还用英语幽默地反问记者:“Any more question?(还有更多问题吗)”。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