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白布上衣、灰白偏分长发、清瘦。寡淡的表象背后,是骆宏俊与深圳街头文化的相依相生,是在街头江湖摸爬滚打的历练,是一颗被命运捉弄仍坚信不疑的心。
▲街头艺人骆宏俊在广场上搭建的舞台上表演。
骆宏俊在市民中心广场演奏二胡。
编者按
经过市民中心广场的市民,傍晚的时候,若是细心,一定会听到骆宏俊的二胡声。
今年是他在深圳拉二胡的第17年。
我们可以将骆宏俊理解为深圳街头拉二胡的匠人。
他超脱尘俗,不顾他人眼光,一门心思将他的二胡表达至极致。
骆宏俊的生活从未离开过二胡,他们互相滋养。
无论周围有多少人,骆宏俊的目光都在他上下飞舞的手指上。他不会与任何听众对视。
开始拉二胡前,他会在地上铺上手写的个人简介——《我喜欢满世界拉琴》。从2000年开始,他就在深圳街头拉二胡了。2015年,骆宏俊成为深圳市民中心广场的首批执证街头艺人之一。
61岁,白布上衣、灰白偏分长发、清瘦。寡淡的表象背后,是骆宏俊与深圳街头文化的相依相生,是在街头江湖摸爬滚打的历练,是一颗被命运捉弄仍坚信不疑的心。
他越来越感到生活正在朝着自己规划的方向进行,每一天都紧绷着,心思时刻被二胡牵引。
默契
朋友叫骆宏俊来深圳时,正值他在老家湖北黄冈做广告装潢生意不怎么如意的时候。
听说深圳“遍地是黄金”,他就来了。来了却发现自己对做生意总是提不起兴趣,他想起了自己从小到大都没有间断的拉二胡手艺,或许可以成为一种兼顾谋生和兴趣的方式。
一开始在华强北拉,拉了3年。那时,深圳并没有针对街头艺人的管理方案,很多时候骆宏俊都在和城管打游击战,不断调换地方。
2009年,骆宏俊去了市民中心广场,他发现原来已经有很多之前在华强北的街头艺人到了这里,唱歌的、弹吉他的、贝斯手、鼓手都有。
骆宏俊和另外5个年轻人组建了深圳最早的一支街头艺人乐队——原上草,意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骆宏俊负责拉二胡,同时也是队长。他们想着,这样的中西组合,重新演绎的经典歌曲会带给听众不一样的感觉。
但第一次演出并不顺利。
在演出前一天,城管提醒过他们不能摆。抱着侥幸的心理,他们还是决定试一试。
把器材搬到广场上时,城管过来提醒,不合法,要收走东西。一听到这,大家都有些手足无措。
“如果说‘不合法’,那我们就‘要合法’。”骆宏俊和城管理论,“街头艺人能给市民提供精神文化产品,这样的草根,应该支持。”
就这样,第一次演出得以正常完成。
此后,原上草乐队与城管之间开展了“拉锯战”,你来我走,你走我来。接到广场的大型活动通知,乐队就自动在家休息,二者之间形成一种微妙“默契”。
后来,骆宏俊决定写一份争取街头艺人权益的申请给福田区莲花街道办的工作人员。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