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山相亲角透视深圳择偶观:没有“价目表”和“鄙视链”

来源:深圳晚报
2017-07-19 07:44:00
分享

莲花山相亲角透视深圳择偶观:没有“价目表”和“鄙视链”

  临近晚上八时,仍有人在莲花山相亲角寻找“有缘人”。

原标题:

莲花山相亲角透视深圳择

讲求门当户对看重素质与价值观,没有“价目表”和“鄙视链”

深圳新闻网讯 在莲花山公园相亲角,拒绝或者被拒绝都很正常。有人说她家在梅林有多套房,暂时在深圳没房的他经过交流后还是选择拒绝。

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男孩女孩,齐刷刷地被压扁成一张张A4纸,差别迥异的不同人群被平等地“折叠”在了一起。

从莲花山公园南大门往里直走五十米,就是深圳著名的“相亲角”。

棕榈树下,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男孩女孩,被齐刷刷地压扁成一张张A4纸,户籍、收入、房产、学历等条件用加粗字体描出来,供看客品咂和掂量。一人一张纸一个位,差别迥异的不同阶层被平等地“折叠”在一起。

这个民间自发形成的市场化择偶平台,同时也是展示阶层、财富、代际、性别、户口、地域文化等不同社会结构等级差异与冲突的微观世界。

而相亲的过程中,更是蕴涵着各种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它是一个舞台,你可以从中看见依然牢固的“门当户对”观念,看见年轻人的婚姻焦虑与“自我确证”,看到相亲者父母之间的权衡比较和“斗智斗勇”。

焦虑

“再不找,优秀的人都被找走了”

7月14日,星期五,下班的人群陆陆续续走过“相亲角”,毒辣的太阳已经收敛。

年过六旬的宋师傅坐在相亲角一隅的石凳上,和其他为子女物色对象的老伙伴们聊天——在这里为自己的儿子找对象,是他每天最重要的功课。主要谈资之一,就是网上热议的“中国式相亲价目表”和“相亲鄙视链”。

“北京的那个‘相亲价目表’太扯了”,宋师傅说,那样一种赤裸裸的简单“物化”扭曲了相亲的现实。

在宋师傅和他的老伙伴们长达几年的观察里,深圳人的相亲也讲求实力相当,“门当户对”,但没有那些所谓的“价目表”和“鄙视链”。他们相对更看重人本身的素质、潜力和价值观。“房子固然重要,但高素质才是用钱买不到的‘硬资产’。”

一年多来,宋师傅和张师傅几乎每个下午都会出现在这里。

他们的儿子都在公园不远处高耸入云的大楼里上班,月薪都在五位数以上。宋师傅的儿子小文(化名)出生于1987年,阳光帅气,爱运动,目前在一家大型金融机构做金融分析师。自广东某著名985高校毕业后,他不断调试着工作的岗位和节奏,并成功考取了CFA(特许注册金融分析师,全球投资业里含金量最高的资格认证之一)。但高频的工作节奏和相对狭窄的社交圈,让他的感情之路并不顺利,兜兜转转,眼看就要“奔三”。

这让父亲宋师傅更加着急。三四年前,从湖南老家退休后,他就来到深圳,每天从莲塘坐一小时路公交车到莲花山相亲角蹲点。

小文一开始无法接受,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他主要看重女孩的性格,而不是相亲中常常拿来比较的家庭背景和财富。但随着年岁增长,他也开始为婚姻焦虑。加上父亲总是时不时在耳旁鞭策:“现在不找,优秀的都给人找走了。”

时间久了,小文也意识到,出现在相亲角的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同类,“这里的人都是真想结婚。”因此,大约一年前,小文不再排斥父亲的相亲角计划。

听完宋师傅一番讲述,一位正为女儿物色对象的胡姓阿姨便将他引到一旁,开门见山:女儿小丽(化名)1990年出生,身高165cm,16岁上大学,也是名牌大学的硕士,目前是一家公募基金的研究员。

在她的描述中,女儿从小到大都很听话、很优秀,唯一让她苦恼的就是女儿从来没有带过男孩回来,“每次别人来家里就问,你家孩子结婚了没有,有对象了没有?我就很气。”胡阿姨有些激动,“没办法,只能自己上马!”

“怎么样?”胡阿姨简要说明完情况,直截了当地问,“有意思就让他们俩见面,行不行,不行就算了!”

“行,那我们先留个联系方式。”宋师傅也有些中意。他的想法是,回去先问问儿子的意见,最好让他们先见面,有感觉了再加深一下了解,“不然两个陌生人有什么话可聊?”

这是莲花山相亲角常见的一幕:父母看了对方的条件,满意的留个电话或微信,再深入聊聊,觉得合适才会约出来见上一面。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