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日前在深圳龙岗区坪地街道圆满落幕。本次论坛以“低碳发展——探索新型城镇化之路”为主题,力图打造我国城市建设低碳发展的战略高地和样板。世界低碳城市联盟(WALCC)副主席、西纳可集团董事长约翰·瓦林在参会期间接受中国日报网记者专访,就深圳在国际低碳合作中的相关情况与记者进行交流。
中国日报网:约翰·瓦林先生您好,感谢您接受中国日报网的采访。首先,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下世界低碳城市联盟(WALCC)这个组织,以及它与中国、与深圳有何渊源?
瓦林: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组织,世界低碳城市联盟的宗旨在于促进各国城市之间的低碳建设交流,提供互相借鉴并学习世界低炭发展经验的平台。像不同的国家、城市和企业以及研究机构可能在生物能源、废物处理和城市交通规划上有不同的研究项目或做法,而联盟则是为了给这些拥有不同经验的主体搭建一个沟通平台,它既包含国家规划,也包括城市和企业的规划。
虽然联盟成立于2011年,但实际上我们与北京、深圳之间的合作已开展7年之久。像最近芬兰致力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电动车项目,在很多政府部门还有研究机构的参与合作下,为实现零排放交通运输,芬兰和中国公司如比亚迪和当地企业建立了合作协议,引进了来自中国的纯电动大巴,一起积极推动电动车的发展。
中国日报网:世界低碳城市联盟开展有哪些国际合作项目,包含哪些重要领域?
瓦林:国际合作项目实际上包含三种层次: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合作,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合作,它们各自都有不同的内容和方向,但我们希望的合作方式是由三者相互交织,共同构成的。我们已经拥有了一些示范项目,比如有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资助的生态城市生活方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发起的低碳校园项目。目前,联盟主要关注于四大核心领域:城市的经济与生态发展规划、城区交通、绿色建筑以及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中国日报网:世界低碳城市联盟积极参与了本次论坛的举办过程,就您看来,国际低碳城论坛为何会选在深圳?
瓦林:深圳一直积极致力于前沿技术的应用于开发,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创新者,深圳取得了低碳建设方面的大量成果。我们和许多中国城市都讨论过低碳发展,不仅像北京和深圳这种大型城市,和大型欧洲公司如KONE和Metso都在积极开发低碳技术,还包括一些其它中小型城市也在积极规划低碳城市建设,包括保定、福州、平潭、恩施和包头。这说明不仅在大型城市,其他城市也有越来越大的兴趣来参与了。
中国日报网: 世界低炭城联盟在本次论坛主要扮演了何种角色?
瓦林:作为世界低炭城联盟,我们致于于促进中国和世界的合作交流,所以我们负责联系并协调了一部分专家学者从世界各地到深圳来分享交流他们在低炭技术的经验和实际操作中的心得。事实上, 今年9月16到28号,我们还会在瑞典召开一个类似的国际论坛,以“新一代智能城市”为主题,研讨低碳发展的下一步措施。
中国日报网:深圳国际低碳城目前仍在建设之中,能否谈谈您对本次深圳国际低碳城项目建设的看法和未来发展方向?
瓦林:这次国际低碳城项目是深圳迈出的重要一步。深圳作为高科技技术的创新者,不仅能够应用实践现有的先进技术,还能结合本土特色创新,对于其他城市如何结合自身情况发展的借鉴和学习有很大意义。”深圳未来的发展取决于企业是否能够迅速发展,因为企业才是科技技术知识的主要来源。但是,企业的发展都是要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各项挑战。为了避免这种未来风险,继续交流和分享世界的低碳发展经验,加强城市政府、企业之间的交流变得十分重要,这也是我所在的西纳可集团目前致力的方向。
(实习记者 李逸菲 王昀)
相关文章
推荐